
我國是世界淡水養殖大國,淡水產品產量世界第一。我國水產養殖面積575萬公頃,其中淡水養殖面積441萬公頃,占除江河之外的全國內陸水域總面積的45%。廣東、湖北、江蘇、湖南和安徽等地,是中國淡水養殖的主要基地。隨著消費升級之后,健康的水產品直接決定我國水產業在國際上的地位與話語權。因此,必須也要需求新的模式或者新切入點。
我國將推行水產生態健康養殖制度,發揮水產養殖業的生態服務功能,大力發展優質、特色、綠色、生態的水產品。到2022年,健康養殖示范面積達到65%以上,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%以上。
同時目前,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水產品消費國,水產品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超過40%。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,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和改善,水產品在膳食結構中的比重不斷增加,年均消費量以3%的速度增長。2020年,高品質、高附加值、高品牌化的水產品是發展的必然趨勢。
中國水產品行業生產分析
一、中國水產品主要產地分布
中國水產品產地主要分布于東南沿海海域及內陸的江河、湖泊、水庫、泉水等水域。東南沿海海域面積遼闊,自北向南有渤海、黃海、東海和南海等四大領海,內陸江河有長江、黃河、珠江、淮河,以及鄱陽湖、洞庭湖、巢湖、洪澤湖等河湖水域。
圖表:2018年全國主要省市水產品產量
數據來源:《2019中國漁業統計年鑒》
二、中國水產品養殖面積分析
2015年4月國務院發布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環保治理使16年水產養殖面積出現十年來首降,17年降幅達到10.8%,其中淡水區域下滑13.2%。17年12月《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(2016-2020年)》出臺,提出“優化水產養殖空間布局,以飲用水水源、水質較好湖庫等敏感區域為重點,科學劃定養殖區,明確限養區和禁養區,拆除超過養殖容量的網箱圍網設施”。其后在18、19年漁業漁政工作要點和《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(2018-2022年)》中均明確指出切實開展養殖水域灘涂環境整治,大力推進綠色生態養殖。
2018年,全國水產養殖面積7189.52千公頃,同比下降3.48%。其中,海水養殖面積2043.07千公頃,同比下降1.97%;淡水養殖面積5146.46千公頃,同比下降4.07%;海水養殖與淡水養殖的面積比例為28.4:71.6。一系列環保高壓政策推進下,預計未來水產養殖面積將持續壓縮局面。
圖表:全國水產養殖面積